界面新闻记者 | 潘文捷 徐鲁青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时间滚滚向前,印刷的机器也是一样,日夜转动,为不同世代的读者送上一批批新书。这些白纸黑字是灵思、知识与心性凝结的产物,它们在揭露问题的同时也提供慰藉,在解答疑惑的同时也提出诘问,在照亮此时此地的同时也让我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更遥远的时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永远需要书。

按照惯例,界面文化在每年一月为读者奉上一份本年度的值得期待新书书单。我们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了来自各大出版社的讯息,按照类别类型、主题议题精心整理,希望这既是一份为书虫密集“种草”的书单,也是一幅可供延伸思考的出版地图,这份地图或许不足够完整,但我们仍可借此洞悉和思考国内出版界的关注热点,以及这些作品所反映出的某些社会关切和发展趋势。

【社科】

《社会作为判决》

[法] 迪迪埃·埃里蓬 著 陆一琛 译 明室  2025-9

法国思想家、《回归故里》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延续前作,从自身经历出发,回溯平民阶层成长路径,探索社会暴力机制,与无法逃脱的社会判决。 一部关于阶级、身份、机构和制度的批判之作。

《无退休社

日本《朝日新》采访组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终身工作成为一种常态,长寿会是祝福,还是负担?书中通一手调查,描了日本超老化社真实现状:穿梭职场的老人、无能力的中年人、焦的年人。共同面的一个难解困局——经济飞展的一代人,还会老后破”“退休延问题人生感到焦……这本书或许能为当下的我们提供某种对照性。

《情欲的脚本》

上野千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情欲不是天生的,而是文化塑造的物。”这部作品直指性欲背后存在的文化机制会现象,到古今西的艺术与情欲背后存在着一套人为编织色脚本书试图重新定了性文化的系,并带来新一知的革命。

郁的秩序: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

[美] 亚当·基翁 潘一宁

今日跨境程中必要凭照、签证非理所然的存在,而是19来边境管控的物。一部境管控的史就是一部全球史,也是一部排史。人移民究学者亚当·基翁提出,境管控体系19白人移民家排斥人的程中展出。最先由美国应用于人的一套边检流程及排斥措施,后成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实践。在剧亚洲移民所受迫的同时,现境管控体系也促进了以民族国际体系及其不平等秩序的形成。

《屏幕前的童年》

[]苏珊· 张英杰   万有引力 2025

本书是一本研究数字时代中屏幕使用时间增加、电子游戏泛滥甚至进入课堂领域、儿童玩具品牌化等一系列问题对儿童成长影响的作品。作者剖析了科技巨头及其他大企业如何通过追踪个人隐私和使用算法等技术,将自身的品牌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并企图将他们转化为终身消费者

《山谷,我的家:棚户街的晚年与理想照护》

[]末并俊司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以东京的贫民街山谷地区为舞台,讲述当地著名的民间临终关怀疗养院希望之家的创始人山本雅基如何从看护者转变为被看护者”。由山本雅基、山本美惠夫妇于2002年创办的希望之家为山谷地区的流浪老人提供了安息之所。2010年底,NHK《行家本色》系列纪录片以山本夫妇为主角录制了一期节目,将两人视为理想看护的践行者。

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在NHK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妻子美惠便离家出走,下落不明;丈夫雅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卸任院长职务后依靠生活保护金度日,生活逐渐难以自理的他,不得不向山谷地区的民间护理机构寻求帮助……作者末并俊司跟踪取材山本雅基,找到并采访了失踪的美惠,以这两人的经历为线索,以山谷地区为样本,探索以民间公益机构应对日本老龄化社会看护难题的可能性。          

《藏着不等于忘:童身体隐喻

[加]阿曼达·勒迪克 著  张书
也人

里身有疾的通常是反派?Happy Ending往往意味着告缺陷、回正常漫威英雄都有着强健、无所不能的身——类真实世界中对残障的偏,同反映在典童话叙事里。加拿大作家、疾人活家勒迪克反思了童话与现实系,过她自身的来进行拆解。从对格林兄弟和安徒生故事中疾元素的审视,到迪士尼和漫威角色的代解,勒迪克以中心,重文本中和幕上典的Fancy Stories如果人们尚不能在童想一平等障的世界,那们还能期望什呢?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

齐格蒙特·鲍曼 著 浦睿文化 2025-4

社会学家鲍曼写给当代人的44封信,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当代生活的叙事:在一个快速流动、时刻处在熔点的世界里,没有东西是确定的,人们破碎、不安、焦虑、孤独,状若溺水,被迫地或自愿地抓住手边的一切,却又在喘息的片刻,迎上新一轮的浪潮,巨大的空白挤压并撕扯着所有人日益狭小的空间——在这里,社会界限与个人界限愈发模糊,每一个社会问题都以个人的某种症候体现。

我们该如何自处、如何与我们自己的生活对话、如何用思考确定自己的阵地与轮廓?

《谁在害怕性别》

[美]朱迪斯·巴特勒 浦睿文化  2025-6

女性主义思想家朱迪斯·巴特勒2024年的最新作品,也是她首部面向公众的非学术作品。她考察当今世界的性别现状,以及各国官方和民间对性别理论的反应。巴特勒在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回应了当下兴起于许多社会中的“性别恐慌”。在她看来,这种恐慌是一种人为的幻象,它恰恰转移和掩盖了那些真正的问题。而战胜这一幻象,就是肯定我们爱的方式,肯定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去生活的方式,肯定我们免遭暴力或歧视的权利,肯定我们呼吸、行动和生活的权利。

《雌

[德] 索菲·帕斯曼 著 未读

所有在父制下大的女性都不是理,不是批判,索菲·帕斯曼试图对女性做出自我解读。

我和其他女孩不一”是社交媒体上流女孩”的典型说辞。可能大多女性在一生中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是一不自女情试图自己的距离,也是多女性自我厌恶的一女性部利用二字名化同,鼓女性部和解,坦然接受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自己的心。

【历史】

《上古中国的神——先秦时期的彼岸世界》

晁福林 著 新星出版社

先秦时期,天、帝、鬼、神等观念深入人心,为应对之,巫、诅、占、筮也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乃至社会最高权力起初也是以“神主”的面貌出现的。这些思想和观念是上古先民在社会实践中的智慧结晶,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格的崩溃:小冰期与明朝的衰落》

[加]卜正民 著 后浪·汗青堂

1644年,明帝国在历经近三百年的稳定与繁荣后灭亡了。后世许多历史学家将明朝衰亡归咎于崇祯能力不足或入侵外患,但实情则更为复杂与意想不到。藉由对明代经济与社会民生的扎实研究,本书对中国历史提出了一项全新观点,探讨全球气候变迁如何导致明朝终结。

《蒙古袭来》

[日]网野善彦 著 张玉玲 李濯凡 译 理想国

本书讲述了蒙古入侵导致中世日本的社会结构和国民思想发生剧变,并加速镰仓幕府灭亡及日本历史转型的故事。蒙古袭来之前,日本社会已经不稳,北条时宗意图借此机会安定社会的政策告以破产,中央权力最终被内部冲突和地方势力的兴起冲毁。本书同时还涉及各种社会思想、宗教对立、经济状况等,通过描绘许多在山野、海河周围生活的平民百姓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整个时代的样貌和氛围。

《古代中国女性》

[美] 韩献博 著 王敬雅 译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描绘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的女性形象,揭示中国女性数千年中面临的困境、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研究了各个时代对女性身份的看法,以长时段的叙述呈现中国女性自古以来的地位、形象变迁。

《另类牛奶:再造中国豆浆》

[美]傅家倩 著 赵婧旸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的饮食从来不只是“吃什么”这一简单的问题,还包含着对食物成分和语义进行控制的愿望。

《中国牛肉:一部全球视野下的文化史》

[美]杜博思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全球史视野下,商品的生产流通是一个广博、复杂的经济、历史和文化议题。本书中,人类学家杜博斯围绕“牛肉及乳制品”这一特定商品,通过多次历史学田野调查,对它们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流通进行研究,从追溯生产链、价值链和商品网络,到跟随生产机制,对牛肉和乳制品产业链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历史变化机制进行研究。

《1368:中国与现代世界之形成》

[美]胡马云(Ali Humayun Akhtar)著  董建中 译 东方出版中心

该书从以亚洲为中心的视角,通过综合运用中国、中东、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地区的历史文献、物质文化和研究成果,认为明代中国是开启现代世界全球化的最早国家,明代中国与中亚、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半岛频繁交流,并通过这些地区与欧洲产生了广泛的贸易联系,丝绸、瓷器、茶叶以及设计风格等物质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些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该书认为,在欧洲航海大发现以前,明代中国就开启了现代世界初期的第一个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以中国、日本、东南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格局,并作为全球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创新中心,引领了早期全球化的五百年。

《中国的十个名字》

郑子宁 著 后浪·海峡书局

“中国”这个传承了几千年的名字,展现了我们的祖先对于自己所处的国度乃是中央之国的文化自信。但是,其他文明是怎么称呼我们这个国家的呢?本书深入探索了不同文明对中国的多样称呼,从语言、历史、文化三个维度展开,分十章剖析了这些称呼背后的深厚意蕴与演变轨迹。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独到的见解,揭示了语言作为文化交流桥梁在传播中的普遍规律,不仅呈现了一场关于中国别称的文化知识盛宴,更提供了文化交流与互鉴的生动例证。

《世界之中》

张笑宇 著 北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每一次盛世和每一次剧变,中原民众、边疆民族乃至欧亚大陆的古老人群都曾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你能否想象,“中国”这一名字的由来,乃是因为这片土地曾是科技最先进的地方?你能否想象,秦国的制度或许与波斯和匈奴都有巨大的关联?你能否想象,华人也曾在南洋建立起共和国?书里的故事或许关乎文明的一种可能;农耕中原与游牧北方,编户赋役与商贸财政,当中国历史中的往复与博弈被置于世界之中时,仿佛一切又有了新的解读。

《拜別唐山:在马来半岛异域重生》

白伟权 著 东方出版中心

这部历史纪实作品以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马来西亚拿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史料,展现了南洋华人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深入挖掘了拿律这一地区的历史脉络,以人物、事件、物品为核心,向外延伸出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不仅生动再现了当时华人社群的生活场景,还揭示了他们在异国他乡所经历的种种挑战与适应过程。

《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

[日]加藤阳子 著 章霖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日本战争研究第一人”、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日本近代军事史专家加藤阳子在《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病入股肱: 日本近代史上的天皇与军队》之后第三本译为中文的“战争”研究作品。

《日本与德国:两种战后思想》

[日]仲正昌树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为出生于战后日本的德国思想史研究者,仲正昌树自学生时代以来一直为两国战后对待历史的差异而感到困惑,并以之作为其学术研究的重要起点。在本书中,他尝试以一种让尽可能多的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呈现出这一问题的方方面面。尽管德国和日本的战后思想看似相似,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细微差异,这既是因为两国在近代历史、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存在不同,也受到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

《妥协与对抗:日本知识人的战时与战败》

王升远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从战争史中的“个人”这一角度出发,聚焦于二战时期日本知识分子的个体命运,深入历史的细节,试图在时代境况、政治境况中感知“人的境况”,剖析战时日本知识人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探问历史与个人的关系。撇去过往战争史的宏大叙事,从底层世界与周边视角,注视那些丰富而具体的生命。

《权力、信仰与幻想:美国在中东(1776年至今)》

[以]迈克尔· B.奥伦 著 张艳蕊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国为何在中东问题上如此纠结?在地理上与美国相距甚远的中东,为何会对美国的战略和外交政策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史学家、前以色列驻美大使迈克尔· B.奥伦用权力、信仰、幻想三个词,解释了这种代价高昂的执着,也讲述了美国自1776年独立起与中东的复杂关系。

《被遗忘的中美洲:革命、暴力和移民的根源》

[美] 阿维瓦·乔姆斯基 著 田亦心 杨承润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国声称,中美洲国家的贫困和暴力完全是自身的原因,与美国无关。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什么中美洲的人们纷纷前往美国寻求庇护?美国真的能给他们提供庇护吗?在美国愈演愈烈的移民遣返政策下,中美洲的人们该走向何方?

《谁让历史流行起来:历史学家、出版商与读者》

[英]尼克·威瑟姆 著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五位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为例,从他们历史观的形成过程、写作风格的转变方式、与出版商和读者的互动,以及对社会变革的参与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历史学家如何通过书籍影响公众对历史的理解。

《女性一直在工作》

[美]爱丽丝·凯斯勒·哈里斯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国史学界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得主爱丽丝·凯斯勒·哈里斯专注于美国女性史、劳工史。《女性一直在工作》是她撰写的一部纵横两百多年的,跨越种族、地狱、阶级的女性主义全球发展史。

《厌女的历史:古往今来的女性歧视》

[法]贝特朗·朗松 阿德琳·加尔冈 著 商务印书馆

从古代神话中的女巫和复仇女神,到现代社会偏见与法律;从夏娃的传说,到薇依遭受的不公,本书运用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研究方法,对女性及女性气质遭受的蔑视进行了深刻的“考古学”式探究,展现了西方文化背景下厌女症的长期演变和根深蒂固的社会影响。

《全球史的九柱香》

[新加坡]杨斌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谷登堡电子奖、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亚洲图书奖得主杨斌的最新作品。以几个颇具特色的文化意象和物品为线索,向读者展开介绍古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贸易互动历史,并巧妙拼凑出全球历史的演进脉络,还原丰富多样的历史进程,以小见大,揭示了几千年来人与人之间的不息交流。

【流行文化】

《日本大众文化中的灾祸》

小松和彦 著 马云雷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果试图去解读日本民众面对灾害的态度,大众文化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不错的观察视角。本书主要聚焦日本江户和明治时期,考察当时大众文化得以流行的社会经济基础,并分析民众在大众文化中“生产者”与“享受者”两重身份的具体内涵。作者借助绘画、小说、游戏以及民间信仰等形式,解读出在自然科学尚未普及的时代,日本民众对于地震、海啸等天灾,天花、流感等瘟疫以及鬼怪、诅咒等怪异现象或严肃或戏谑的理解,以及渴望健康生活的美好希冀,面对自然灾害提供了颇具人文关怀的理解方式。

《粉色狂潮:凯蒂猫穿越太平洋之旅》

[英]克里斯汀·R.亚诺 著 柳闻雨 译
望mountain·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许多女性主义者认为,Hello Kitty是日本文化中顺从、幼稚的典范代表,其他诋毁者则认为她只是企业制造的骗人甜言蜜语。然而,过激宗教网站“凯蒂猫地狱”(Hell of Kitty)无意中为她的受欢迎程度做出了最好的解释。该网站警告说,这只猫“正是通过名为可爱的武器入侵了孩子们脆弱的心灵”,谁又能抵挡这种诱惑呢?

《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

[日]斋藤环 著 Homura 译
望mountain·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美少女战士》到《新世纪福音战士》,从魔法少女到机甲萝莉,她们有着远超身高的巨剑、怪异的激光枪内衣般的铠甲和清纯可爱的脸庞。到底是谁在疯狂喜欢这些战斗美少女?她们是充满力量的进步偶像,还是日本社会物化年轻女性的症候体现?

《制造大V:美国网红经济发展简史》

[美] 埃米莉·亨德 著 刘亭婷 译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部有关美国网红经济发展史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作品。本书主要探讨了美国网红行业的崛起对文化生产、信息传播方式和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为经济动荡环境下以建设个人品牌为手段的自媒体创业现象提供了历史背景和现实参照。

《我们为何迷恋真实》

[英]埃米莉·布特尔 著 马雅 译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部关注社交媒体时代真实性的文化批评文论集,探讨了真实性这一概念如何遍及当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拆解了“不惜一切代价做自己”这一观念的悖论之处,分析对真实性文化的追求在哪些领域反而给人们增加了内耗,也剖析了究竟是哪些因素催发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真实性的迷恋。

《数字时代的精神症候》

姜宇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选取晚近技术时代的一些最为典型的媒介现象,结合大量的传播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资源进行深入系统的梳理和概括。

《奥特曼与战后亚文化的风景》

[日] 福岛亮大 著 漓江出版社

昭和时代最深入人心的英雄是谁?答案只有一个——“奥特曼”。奥特曼一边将经济快速成长期的日本纳为自身的“风景”,一面通过特摄技术将战后日本人关于未来的愿望具像化为“光之巨人”。那么,奥特曼从前人那里继承了什么?又给之后的平成时代留下了什么?我们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本书以从鼻祖《奥特Q》到《奥特曼80》的昭和时代奥特曼系列为入口,分析了作为战争与影像的世纪的20世纪的本质。读者不仅可以通过本书系统了解奥特曼的前世今生,更可以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发现亚文化、御宅族、怪兽等不同的概念,是如何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特摄作品进行思想赋形的。

《2020年代的想象力》

[日] 宇野常宽 漓江出版社

本书延续了前作《〇〇年代的想象力》对于在宏大叙事失效之后人们应当如何继续生活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提出了新的疑问,即在使用了诸如“政治正确”和“注意力经济”之类的新想象规则的社会环境中,文娱作品应当如何回应大众叙事消费行为对创作行为及作品造成的解构所带来的冲击。换言之,这是一场关于“虚构”(想象力)如何抵抗“现实”(消费行为)入侵并保持其价值不灭的马拉松式讨论。本书收录了2021-2023年之间作者写就的30篇评论文章,内容涉及小说、电影、电视剧、漫画、动画等多个领域。这些文章均采用了从具体的虚构作品中提炼出具体的现实问题的写作方式,探讨虚构与现实之间的映照关系。从结论上看,宇野常宽认为,虚构本身即是有力量和价值的。

《泰勒·斯威夫特如何重塑流行音乐》

[美]罗布·谢菲尔德 著 段弄玉 译 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是第一本深入剖析泰勒·斯威夫特音乐历程和文化影响的专业之作,由泰勒·斯威夫特最信任的音乐记者、《滚石》杂志特约编辑、畅销书作家罗布·谢菲尔德(Rob Sheffield)撰写。这是泰勒·斯威夫特的粉丝们以及研究流行文化、音乐产业、社交媒体影响力的学者和读者不可错过的作品。

【艺术】

《唐伯虎传》

孙炜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艺术史学者孙炜花费10年时间研究写作的唐伯虎传记,结合百余幅高清古画,从传记史、艺术史、收藏史三条主线切入。从“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队里醉千场”的高光人生,到“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的苦楚余生,再到“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的生死达观。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唐伯虎是如何从至暗人生竭力挣扎走向重生,其大起大落的境遇、大开大合的人生如何塑造出了这颗大雅大俗的灵魂。

《我们美丽的身体》

[日]小川洋子 
上海译文出版社

书中文章对身体细节的选取角度非常独特新颖,观察和描写也相当细腻别致。在大众眼里司空见惯的东西,作者挖掘出了隐藏其中震撼人心的“美”,“灵魂居住在身体的细部里”。她观察和描写人类的身体部位,有实体的,比如棒球外野手的肩膀、将棋选手的中指、跨栏运动运的足底、相扑力士的小腿肚等;也有非实体的,比如乒乓球手的视线、歌剧演员的声音。她甚至还把动物和木偶也包括在内,比如大猩猩的背、裸鼹鼠的皮肤、鲸鱼的骨头、木偶的手臂等等。

《巫鸿美术史分类文集》

巫鸿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套美术史家巫鸿的文集包括《观念和叙事:宏观中国美术》《辉煌的起点:上古三代美术》《帝国与生死:秦汉美术》《地下的灵域:中国墓葬美术》《信仰的外化:中古宗教美术》《图像与媒材:中国绘画艺术》《交融与博弈:西风东渐和全球美术史》《本土与全球:中国当代艺术》八卷。

《凝视往昔:中国艺术专题20讲》

[美]高居翰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国艺术史家高居翰去世前,将他历年所藏图书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同时将晚年的主要工作之一、两个中国美术史系列视频讲座《溪山清远》《凝视往昔》一同捐赠。《凝视往昔》全书30万字左右,共分21讲,涉及主题包括绘画大师、世俗绘画、木刻版画、禅宗绘画、美人图等,融会了高居翰一生广博的学识与细腻、敏感的阅画经验,是通过风格分析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典范。

《日本美术50讲》

潘力 著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日本美术专家潘力挑选50件经典日本艺术品,以50篇深入浅出、趣味盎然的评论文章,带领读者领略5000年日本艺术史。这50件反映时代风气的经典艺术作品,涵盖了绘卷、庭院、屏风、浮世绘、油画、产品、印刷、装置等30多种类别。

《自由与艺术》

[美]查尔斯·罗森 著 杨宁 译 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这是罗森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收入作者生前出版的28篇精彩文章(大部分写作于2000年之后),谈论艺术与有关艺术的自由,其主旨都与一个核心问题相关:作为现代人,面对不可跨越的时间阻隔,我们该如何领悟过去的艺术作品?罗森一如既往,在宽广的视野中进行书写,既贡献了深刻的洞见和鞭辟入里的见解,也不乏令人振奋和愉悦的内容。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罗森的渊博学识,关于艺术和文学的深刻讨论贯穿全书,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而这种理解不但深化了对音乐、文学和文明的热爱,更帮助读者在人文学科中获得极大的自由享受。

《喜剧的秘密:探询“刘别谦笔触”》

[美]约瑟夫·麦克布赖德 著 杨素秋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是世界著名喜剧电影导演,代表作品有《你逃我也逃》《街角商店》等,曾于1947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刘别谦被众多导演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他特殊高雅的幽默方式被命名为“刘别谦笔触”。本书作者耗时九年,以大量影片细节和影史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刘别谦电影的完整内涵及演变历程,重点阐述了刘别谦电影在他的祖国(德国)和新的国度(美国)的接受过程等。

【新知】

《鸟去鸟来

 []·阿德金斯、斯利·阿德金斯 超 译 新行思·北京合出版公司

鸟类与而悠久。它们为宠物被中,被教导说话,或作为战利品展示。更实际的是,鸟类还被用来报时预测示婚姻、治疾病、传递信息,甚至警告有毒体。本书讲述了这种跨越物系,为读者揭示人类与鸟类共生的丰富史。

《烈焰群山》

[英] 克莱夫·奥本海默 著
未读

火山学学者·本海默记录了他在全球100多座火山中的探险经历。本仅细致描了近距离察火山的危险与壮美,深刻探了火山如何塑造自然系。

《矢量的力量

 [] 罗宾·阿里安 著 李永学 译 鹦鹉螺·中信

书讲述了空时间数学变革的故事,记录如何用矢量思考现实世界的基本问题。矢量提供了一种优雅的言,用于表事物在空时间中的行方式。作者展示了事物的思想如何历经数千年才得以形成,了矢量物理家和数学家思方式的

《另类牛奶:再造中国豆浆

[] 傅家倩 赵婧旸 译 密涅瓦

从来仅仅吃什问题,背后还隐含着食物成分和语义进行控制的愿望。本过对的重新审视,探讨了国饮食文化的义。

《极北森林

[英] 本·罗伦斯 著
未读

地球上即消失的最后一片森林,自然之美与环境危机的交作家本·罗伦历时三年,地探访极家的荒野、群山、冰川苔原,考察人自然的联结并记录下全球北方森林因化向北移的现状

《黑暗中的火焰:心理治疗的历史

[] ·雷德菲尔德·杰米森 武忠明 译 林出版社

是一部心理治文化史,战战院中的精神创伤、心理治的里程碑事件、作者的经历以及作家和人的自救程,试图解答心理治的意,同时提供应对精神困厄策略。

《人工智能:现代魔法还是危险未来?

[英] 约里克·威尔克斯 著 张林夕 译
iFORCE原力

自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AI以及生成式AI屡屡成了热点。生成式AI确实有助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可以提高我们的生产力,但另一方面,AI侵权、AI诈骗的问题也愈演愈烈,引人担忧。人工智能专家约里克·威尔克斯将带领我们回顾人工智能发展至今的历史,审视人工智能的起源、争议和成就,探究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

《黑夜突如其来:理解自杀

 []·雷德菲尔德·杰米森 著 上海文出版社

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统计数示,在某些地区,致的死亡人甚至超过了艾滋病或癌症,有甚至多于战争本书作者杰米森博士也曾亲历经历:在躁郁症斗多年后,28岁时尝试《黑夜突如其》旨在助人理解自识别并帮助那些于危中的人,以及认识生者的深

《植物生命:一种混合的形而上学

[意] 埃马努埃莱·科恰 著
新民说·广西师大出版社

很少谈论植物,却离不开它们。植物造了地球的氧气候,赋予世界生命。意大利哲学家埃努埃·科恰从叶、根、花的角出,重新定世界的本,融合哲、自然,提出了混合形而上,重新定位人类与植物在生命域中的关系。

《毛茸茸的罪犯

[] 玛丽·罗琦 于是  iFORCE原力

深入探了野生冲突的科,涵盖了从乱穿路的鹿到擅民宅的熊等真实案例。玛丽·琦以致入微的笔触揭示了人类扩张与野生物生存之系。本书既自然界不可预测性的科学研究,也是提醒我如何野生物共存的实践指南。